思政大课最全资料:回放、文字回顾、PPT

发布时间:2020-03-11浏览次数:13206

昨天,一堂现象级网课在“云端”拉开大幕


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这场面向全国2000多万大学生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课程结束后,很多网友发来精彩留言:




网友“子怡郑

“看完直播我对冯秀军教授的感触最深,她讲到的是青年的责任和担当。爱国是对每个人利益的保护,必然要求每个人的责任担当。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谱写‘大写的青春‘,做到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网友“小螃蟹”

“老师对新闻热点的讲解看法,让我们很受益!是啊,病毒无国界,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网友“林星微观点”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


网友“Blue0919”

“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我们平静地走过近乎平淡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人坚守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岗位上,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坚守,成为了国家的中流抵住。感谢您们,向您们致敬。”


(点击图片,查看课程完整回放)


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赢战“疫”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好诠释


(视频: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


点击下载PPT课件
在直播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修课教学内容,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为题进行讲述。
艾四林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好诠释。这场战斗是人类共同的战役,全世界各国联合起来,一定能赢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艾四林谈到,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作出重要指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国上下团结奋战,众志成城,可歌可泣,感天动地。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是一堂现实的思政课,一堂鲜活的思政课,一堂深刻的思政课,一堂难忘的思政课。

艾四林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与广大学子作了交流。

01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发生后,武汉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援引采访对象的话,称中国在武汉的做法是侵害武汉民众人权,也有人质疑,以巨大的经济为代价,来阻断病毒传播是否值得。

可以说,持这些说法的人没有读懂中国共产党,没有读懂中国,发展为了谁,发展为了什么,立场不同,选择答案自然就会不一样。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我们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无论过去打土豪分田地还是今天消除贫困,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生活。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者,也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就是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无疑是幸福的重要基础,我们所讲的人权不仅指自由权,也包括生命权、健康权等等,而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础性的人权,在疫情面临大规模蔓延,可能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时,生命权、健康权就成为最大的人权,最紧迫的人权,因此在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在疫情防控中,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保障人民群众最大最紧迫的生命权、安全权、健康权,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最好诠释。
02

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味交易、某些人网上炫耀食用野味的照片,一时成为网上热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早就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食用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反映出的是人和自然、人和动物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就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事实上,人类过度征服自然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种。

为了避免警种变丧钟,人类必须改变,必须重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这就需要大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过去那种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发展也难以为继,必须坚决摒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损害生产力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敬重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方式。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我们可以做到拒绝购买保护名录中的野生动植物工艺品,拒绝非法来源的药用野生动物制品,拒绝饲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举报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等,但改变一种长期形成的陋习,极为不易,还必须有法律的强力保障。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决定,这一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通过立法,严格执法,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人自觉的遵循。

03

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旁观者有之,怀疑者有之,甚至污名化中国者也有之。

大考面前,中国会给世界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滚滚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启示就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发展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核扩散等重大挑战和风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合作共赢是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就是强调各国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病毒无国界,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显然是行不通的。

世界各国携手战“疫”,打一场全球阻击战,就成不二选择。

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防疫窗口期,疫情发生后,中国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强烈、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巨大的代价,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开放的胸襟、人类的情怀,体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也因此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高上调至非常高。全球防控进入关键期,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这场战斗是人类共同的战役,全世界各国联合起来,一定能赢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
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视频: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


点击下载PPT课件

在直播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课教学内容,以《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为题进行讲述。秦宣讲到,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给我们四点启示。

01

 首先,这次疫情防控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

近代以来的历史上的灾难不必说,仅仅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就曾经先后遭遇过1959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而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自然灾害,比如火灾、震灾、水灾,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然而,多难兴邦,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险”与“机遇”两层含义。

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磨难考验中艰难前行的,就是在应对一次又一次的灾难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奋起的,也就是这种伟大斗争使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由于这次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事实上构成了一次任务空前复杂艰巨的社会公共危机。

因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到我国对外开放,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很显然,应对这次疫情就是一场伟大斗争。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对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一次严峻考验,对于政府和人民也是一次严峻考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一次严峻考验。

这次疫情防控,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来说,是一场保卫战;对于阻碍疫情的传播来说,是一场阻击战;对于医治感染者来说,是一场歼灭战;而对于参与防控的人员来说,是一场全民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就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总的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会轻轻松松的,前进道路上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过去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铸就人民共和国的辉煌。

今天,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够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更大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2

 其次,这疫情防控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而这一次的疫情防控,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最大的制度优势可以说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党中央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彰显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坚持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优势,在疫情防控实际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会议对疫情防控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对防控疫情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并深入抗疫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工作上的指导。

第二,党中央从实际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党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的通知》,还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导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问题。

第三,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行动。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他们同时间赛跑、与魔鬼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四,基层党组织雷厉风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打头阵、作先锋,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第五,普通党员群众积极投入疫情防控过程中。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我们看到共产党员总是挺身而出,坚决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哪里任务重,哪里任务险,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总的来说,党和政府建立起来的疫情防控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作用,这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如此巨大公共卫生灾难面前的应对能力,也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更加彰显了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

03

  再次,疫情防控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完全可以转换为治理效能的。

今年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后的开局之年,因此疫情防控工作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集中考验,对于我们能否将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显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也是一次集中考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就当下的情况来说,疫情防控就是中国的头等大事。

因此,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各地各部门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快速、及时、科学、高效的大动员、大集结、大作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疫情防控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完全可以转换为治理效能的。

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彰显,所以疫情防控形势才向着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04

 最后,疫情防控告诉我们,面向未来,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必须通过改革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

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正在明显增多。

正是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大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细做好。

这次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2月14日,他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他强调,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的考验。他指出,我们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为此他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的举措。

一是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二是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三是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

四是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

最后是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阐明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明确了下一个阶段在公共卫生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任务,这些讲话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部署一起,为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吹响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角。

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经受了考验和磨炼。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这次疫情的防控必将取得最终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总之 ,疫情防控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具有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秦宣最后谈到,我们真诚希望各位青年朋友投身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在参与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的过程中,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努力地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
汲取历史智慧取得抗疫斗争最后胜利

(视频: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总结历史经验 增强必胜信心)

点击下载PPT课件

在直播中,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课教学内容,以《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为题进行讲述。

王炳林指出,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每逢危机关头,中国人民都激发出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我们要汲取历史的智慧,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王炳林谈到,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更好地走向未来。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有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等。我们常说多难兴邦,每当这种危机关头,都能激发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斗争力量。

王炳林谈到,人类和瘟疫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据历史记载,从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国古代先后发生了300多次瘟疫流行。经常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

世界也是如此。比如14世纪中叶的欧洲爆发了黑死病,导致了5000多万的死亡,占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1918年,流感从欧洲蔓延到全世界,夺取几千万人的生命。

中国古代也有两次大规模的瘟疫,一次是在东汉末年到三国初年,瘟疫大爆发,再加上战乱,人口骤减,由当时六千多万人减少到一千五百万人以下。第二次是在明代末年到清朝初年,导致数千万人的死亡。

近代以来,从1910年到1911年,在中国的东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疫,夺去了6万多人的生命。应该说,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从来没有停止过和疾病的抗争。

王炳林介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1950年8月,新中国第一次召开了全国卫生会议,确立了“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1951年,中共中央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对全国防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1952年12月,毛泽东专门为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

几十年来,国家大力推行预防接种、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全国性的卫生防疫体系,健全了传染病预防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像鼠疫、血吸虫、疟疾、麻风、结核、艾滋病等专项防治。

1961年我国基本消灭了天花,2000年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许多传染病发病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在这次抗击疫情之前,我国曾经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抗瘟疫斗争:

一次是1958年消灭血吸虫病,毛泽东专门写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中有一句大家很熟悉,就是“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毛泽东用诙谐的诗句表达了兴奋之情和豪迈之气。

另外一次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胜利。非典疫情爆发的时候,面对当时也是世界医学界一无所知的新型传染疾病,人们有一个逐渐的认识过程。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也促进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

目前的抗击疫情也是把传统的有效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早发现、早隔离,控制传染源,加强救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防控措施非常有力,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王炳林指出,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历史进步的前提是善于化危机为机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汲取历史的智慧。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带给我们宝贵的启示。

01
正确判断形势,辩证看待问题

正确判断形势,深刻认识国情,是制定正确政策的前提。

回顾历史,每当一个重大事件危机关头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比如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就有“速胜论”、“亡国论”,议论纷纷。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国际形势,也正确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明确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这样的判断,就是在认识形势、认识国情的基础上作出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

同时,我们在判断形势的时候,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看待我国的发展。

比如,如何看待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呢?疫情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肯定会有影响,但是我们从长远来看,从我们的基本发展理念、发展的成就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我们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02
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

古人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路曲折是有必然性的,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比如,我们学习历史都知道,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面临着抗战要胜利了,但是毛泽东在七大上一口气列举了我们可能遇到的17个问题,越是到胜利的时候,越要想到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毛泽东讲的第1条困难,就是外国大骂我们怎么办,能否经受得住。其中第11条还提出天灾流行,赤地千里怎么办。讲完16条以后还加一条,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怎么办。把各种困难、各种问题都想到了,我们才能赢得主动。

毛泽东当年提了这么多困难,就是要求我们从最坏的可能性上去制定我们的政策,从而使我们赢得主动。

这就是底线思维,这就是忧患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底线思维,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树立底线思维,才能够保持战略定力,遇事不慌,指挥若定,科学谋划,赢得主动。这也是历史上经历磨难给我们的启示。

03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

过去的瘟疫一般是由两种因素引起的,一是自然因素,像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等。另外一个是社会因素,包括战争、饥荒等等。

但是,我们发现这次不属于传统两个方面的因素,虽然病毒的溯源还在探索当中,但可以肯定,怎么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关键问题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有一条规律,我们应该记住,那就是当人类爱护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时候,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破坏自然、损坏自然、违背自然的时候,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是无情的,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教训当中深刻知道,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重要,一定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04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依靠群众

大家知道近代中国是在黑暗当中艰难前行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迎来了欲火重生的曙光。

孙中山先生曾经感叹,近代中国是一盘散沙。为什么一盘散沙呢?就是没有强有力的组织。

共产党成立以后,深入到群众当中去,起到了团结群众、凝聚群众这样一种核心的作用。

比如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呢?就是能发动群众、高举起团结群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全民抗战,最终取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每一次战胜磨难的实践都充分证明,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有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党员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带领群众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就会有力量。

比如说,我们这次抗击疫情当中,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提高收治率、治愈率,和降低感染率、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关心和保障的政策措施。

受疫情影响,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会面临一些困难,党和政府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出台措施,确实保障基本民生,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正是由于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才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这样一种强大的抗击疫情的合力。

这次抗击疫情是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义无反顾,顽强拼搏,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这一次抗击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就是因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行各业的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不辞辛劳,真诚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这是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王炳林最后谈到,总结历史经验使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物质基础保障和不断提升的医疗卫生水平,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尽快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
当前战“疫”教给广大青年如何谱写大写的青春

(视频: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战“疫”里的最美青春

——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点击下载PPT课件

在直播中,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教学内容,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啊——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进行讲述。

冯秀军指出,爱国是广大青年学子最大的责任担当,新时代的青年要用自己的青春奋斗来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当前战“疫”教给广大青年如何谱写大写的青春。

冯秀军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当中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说起责任和责任担当,一个人要担当的责任有很多,对自己、对家庭、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对历史、对未来等等。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角色,自然会赋予人们不同的责任。在这些诸多的责任中,爱国是第一位的。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去爱国。

为什么爱国是第一位的,是最大的责任担当呢?

冯秀军认为,这场战“疫”帮我们讲清楚了一个特别浅显特别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个人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也从来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所以,爱国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国家的建设者和保护人。

冯秀军谈到,回溯这一百年来中国几代青年的成长经历,我们会明白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那就是青年成长道路千万条,爱国大义第一条。

99年前,一批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缔造了一个最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国革命、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近百年来,一代代、一批批优秀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热血、信仰、智慧和汗水,一分一分地为中国洗刷落后,一点一点地为中国创造财富,一次一次地为中国开创奇迹,他们终于让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擦亮了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而今,新时代的青年该要继续爱国、报国,让自己的青春奋斗与民族的复兴同频共振。

冯秀军讲到,当前这场战“疫”是超过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14亿中国人民向病毒发起的人民战争。这场战争是总体战、阻击战,规模之大、投入之大、成效之大,可以说世所罕见。

这次疫情告诉大家,要用我们的青春奋斗来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要为这个令我们骄傲、值得我们用力爱、深深爱的中国担当起自己的青春责任。

冯秀军认为,这场气势恢弘的战“疫”可以教给广大青年如何谱写自己大写的青春,给广大青年四个启发:

01
胸有大志

这场战“疫”我们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情怀,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团结精神。

而所有的这些,它都将赋予我们穿越未来所有的艰难险阻、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自信和强大力量。

所以,第一点,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写的青春梦想,要让你们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里尽情绽放。

02
心有大我

这场战“疫”,每个中国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与身边或是远方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

我们知道疫情终将结束,但是我们与祖国和人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爱和真情却一定长存,大写的青春里不应该缺少大写的家国情怀,同学们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让青春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才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03
肩有大任

习近平总书记说,战胜疫情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只有勤学奋斗,增长才干,才能用科学精神和专业本领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

有人说再困难的时候,一个民族只要有读书声,就有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这些在屋顶上向邻居家借网上课的高三男孩,走一个小时山路到崖壁上收听网课的高一女孩,在雪山顶上专注念书的藏族女孩,在方舱医院里备战考研的大三男孩。

他们在做什么,他们都在用读书积蓄力量,用拼搏昭示未来,所以大写的青春不能缺少过硬本领,用过硬本领来回应时代的挑战和担当时代的使命。

04
行有大德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有人勇敢有人胆怯,有人自私有人忘我,有人自律有人欺瞒,有人高尚有人卑劣。

在灾难面前,所谓的大德就是大仁、大智和大勇。

这位在武汉读书的河北男孩郭岳,他1月22日按计划返乡,一路严格防护,回家后自觉隔离,确诊后积极治疗,出院后又自觉居住在自家车库隔离28天,在他一系列硬核隔离举措下,包括家人在内,所有接触没有一个感染。

疫中有情,疫中见义,这个平凡的男孩用他教科书般的自觉自律告诉我们厚德方能载物,大写的青春必须要有美德同行。

冯秀军最后谈到,战“疫”之后,广大青年学子会迎来一个经历疫情大考而愈加坚定稳健的中国。

你们会迎来一个经历责任担当而负重蝶变的耀眼青春。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希望大家扎根中国大地,不辜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不辜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努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